新闻中心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>>公司新闻

杭州专业调查公司:原告起诉离婚,被告不答辩、不出庭怎么办?
发布时间:2025-10-04   |   阅读次数:29 

在我国的离婚诉讼中,若原告起诉离婚而被告不答辩、不出庭,法院仍会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及相关司法解释,结合司法实践,此类情况的处理方式及法律后果如下

一、被告不答辩的法律后果

1. **视为放弃答辩权利**


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第125条,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应在15日内提交答辩状。若被告不答辩,不影响法院审理。如南京市玄武区法院2023年审理的一起案件中,被告未提交答辩状,法院依据原告提供的证据直接认定夫妻感情破裂,判决准予离婚。

2. **法院可依职权调查**
对于涉及子女抚养、财产分割等必须查清的事实,法院会主动调查。例如上海某区法院在被告缺席时,通过调取银行流水、房产登记等资料,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。

二、被告不出庭的审理程序
1. **传票送达的强制性**
- **直接送达**:法院优先派员或委托基层组织送达。
- **留置送达**:若被告拒收,可在住所地留置文书并拍照记录。
- **公告送达**:穷尽其他方式后,通过《人民法院报》等公告60日即视为送达。如四川某法院2024年案例显示,被告失联后经公告送达,缺席审理后判决离婚。

2. **缺席审理的适用条件**
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第147条,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,法院可缺席判决。但涉及重婚、家暴等情形时,法院会谨慎审查原告证据。

三、关键问题的处理原则
1. **感情破裂的认定**
被告缺席时,法院会重点审查:
- 原告提交的分居证明、聊天记录等证据
- 基层组织出具的调解证明
- 是否存在法定离婚情形(如赌博、吸毒等恶习)
2023年浙江某案例中,原告提供5年分居证据及邻居证言,法院据此判决离婚。

2. **子女抚养与财产分割**
- **子女抚养**: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084条,综合考量孩子年龄、原告经济条件等。北京朝阳法院2024年一例判决将8岁子女判归原告抚养,被告需按月支付抚养费。
- **财产分割**:法院可依据原告主张及查证情况判决。若被告隐匿财产,原告可在执行阶段申请调查令。

四、被告权利救济途径
1. **上诉权**
缺席判决书送达后15日内,被告可上诉。江苏高院2023年裁定显示,被告因未收到传票导致缺席,二审撤销原判发回重审。

2. **再审申请**
若被告能证明送达程序违法或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,可申请再审。但实践中成功率不足10%,需提供邮政退件凭证等强效证据。

五、实务建议
1. **对原告的建议**
- 准备充分证据链(如分居协议、报警记录等)
- 配合法院完成送达程序
- 提前梳理财产清单并申请保全

2. **对被告的建议**
- 积极应诉以避免不利后果
- 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到庭,应提交书面说明
- 及时查阅裁判文书网了解案件进展

3. **法院的裁量倾向**
近年大数据显示,被告缺席的离婚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为3-6个月,判决离婚率约82%。但涉及军婚、女方孕期等特殊情形时,法院通常不予支持离婚请求。

结语
离婚诉讼中被告消极应对并非理性选择。司法实践中,法院既会保障原告的离婚自由,也通过公告送达、依职权调查等程序维护被告的合法权益。当事人应积极参与诉讼,才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。